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劳力性热射病导致DIC的患者中,能够显著减少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虽然风险干预本身具有长期、复杂的特点,但是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相关的细节管理需要在以后的护理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1]金星星.风险社会背景下福建省高温热浪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18-26.
[2]王佃梅.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应用价值 [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2):132-133.
[3]徐殿琴,袁婷,谭玉洁.0-17岁人群凝血四项指标参考范围的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5):725-728.
[4]赵杨秋,曹雪晴.主题式安全隐患排查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117-118.
[5]曹朝阳,董月华,李明.军事训练所致劳力型热射病32例救治体会 [J].武警医学,2019,30(9):826-828.
[6]李靖,莫天成,韩增辉,等.护理风险管理与心理支持对重症胰腺炎感染后应激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贵州医药,2019,43(2):333-334.
[7]杨世炳,李永会.热射病12例救治分析[J].云南医药,2019,40(1):29-31.
[8]黄幼龄,马珍珍,宋晶晶,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成批劳力性热射病早期救治中的应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8,6(10):593-594.
[9]周亚美.10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8,6(1):54-55.
[10]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军事医学研究(英文),2019,44(3):181-196.
[11]胡丹凤,叶文.热射病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 [J].医学综述,2019,25(8):1593-1597.
[12]杨晓丽,邬明辉,焦晓静,等.热射病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致死亡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7,30(8):50-52.
[13]阎毅,王璐奇,司志宇,等.医患沟通不畅成因分析及其对医学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9,40(24):55-57,封 3.
[14]黄雅莲,林琳,唐平.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医疗保障法律制度建设探析[J].卫生软科学,2019,33(11):39-41,45.
[15]戴瑞明,何世英,蒋曼,等.信息系统在长期护理保险监管中的重要性[J].中国卫生资源,2019,22(1):35-37,42.
[16]李欢,罗云婷,邓蓉,等.医药护一体化药物监管模式在伏立康唑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9,34(17):98-100.
文章来源:《大豆科学》 网址: http://www.ddkxzz.cn/qikandaodu/2021/0726/720.html
上一篇:中医从被规训到再出发
下一篇:科学儿童保健对幼儿健康发育成长的影响